
不少肺癌患者拿着奥希替尼的处方去报销时,都会愣一下:这药效果这么好,为啥只是乙类药品?明明医生说它是靶向治疗里的“利器”,报销时却要自己多掏一笔。
要弄明白这点,得先看医保药品的分类规矩。甲类药是临床必需、价格低,能100%报销;乙类药则是疗效不错,但价格偏高或有更合适的替代药,报销时得自付一部分。
奥希替尼作为三代EGFR靶向药,针对特定突变肺癌效果显著,临床价值毋庸置疑。但它的研发成本高,定价比普通化疗药贵不少,不符合甲类药“低价”的要求。
不过能进入乙类,已经是综合考量的结果。纳入医保后,奥希替尼的价格降了大半,虽然自付部分存在,但比完全自费要亲民得多。这样既让患者用得上好药,也能让医保基金更可持续。
说到底,乙类的分类不是否定它的价值,而是在疗效、价格和基金承受力之间找到的平衡,让好药能更广泛地惠及患者。
联系方式【微信:hjjk1002】【微信:hjjk0006】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