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爱心筹新闻 > 新闻详情

村官得病村民痛哭 曾梦想打造张家界的“华西村”

编者按:对于烽火村的村民来说,带领全村修房建路的党支部书记李松涛是一个负责的好村官;对于上级领导来说,一心扑在村中建设工作的李松涛是一名敬业的好下属;然而对于李松涛的妻子与正在上学读书的两名孩子来说,抛弃事业,毅然回乡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却无暇照顾家庭的李松涛,是否是一名好丈夫,好父亲呢?李松涛的妻子陈玲淡淡地回答记者:他只是一个傻子,是一个少见的“绝缘体”

在张家界的大山深处,坐落着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沅古坪镇,居住着土家、苗、白、侗、汉等多个民族,各种不同的民俗在这里交融。镇中的烽火村更是像群山守护着的精灵,在寂静的夜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;村中流传千年的草狮舞不仅登上了央视的镜头,更在准备着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。

烽火村虽然不大,但周围却连通着四通八达的公路;公路虽然不宽,却被两旁的太阳能路灯照得通亮。其实就在2016年前,这个村庄还只是土路遍布,汽车开进来都十分困难;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内,烽火村能够“摇身一变”,成为了四乡八里人人羡慕的“富裕村”?村中的许多人都提起了一个名字: 李松涛。

他有一个梦想:

带村民脱贫 做张家界的“华西村”

李松涛是土生土长的烽火村人,在26岁那年,他离开了家乡,去到外地做酒店、建材生意。凭借着土家人的勤奋与聪慧,李松涛很快就打拼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。一年后,他还与心爱的妻子陈玲结了婚,小两口一起努力,将生意做得蒸蒸日上。

李松涛的生意越做越好,但他却始终忘不掉家乡的影子。沅古坪镇烽火村因地域偏远,交通不便而导致的贫穷面貌,时刻在李松涛心头萦绕。每当夜幕降临,他都在思考,怎样才能让家乡的夜晚也能变得像城市一般明亮。

2011年,华西村“天下第一村”的名头早已响亮全国,这让李松涛想要回乡的冲动愈发地强烈。“就算做不成华西村,最起码也要让村里人有条路”,就在这年,下定决心的李松涛毅然抛弃了已有小成的事业,回到了家乡。“帮助家乡人民脱贫”,这一个淳朴而又坚定的愿望,支撑着李松涛在接下来的七年时光内,越走越远,越走越深。

抛弃事业毅然回乡:

将“致富路”通向家家户户

回到家乡的李松涛很快就当选了村支部书记、村主任,他很快就进入了状态,凭借做生意多年所带来的经验与视野,李松涛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下手,带领大家修建水塔,建成了六千多米机耕道,五千多米的引水渠,一百二十多立方米的水坝,解决了众多村民的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。

千亩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片、特种养殖鸵鸟基地......在李松涛的带领下,烽火村越建越好;市规划局也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,从住房、就医、就学、生产技术等多方面为烽火村的百姓提供了支持。2016年,在李松涛的坚持下,村子开始修建新公路,短短两年的时间,烽火村便完成道路硬化3条、5公里,新修通组毛路3条、2.8公里,这数条致富的道路通到了每一位贫困村民的家门口。

“做张家界的华西村”,李松涛当年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;可天有不测风云,2017年12月,在村中加班加点工作的李松涛,突然倒下了。妻子陈玲带着李松涛去到长沙求医,可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傻了眼:急性非淋巴白血病。

燃烧生命之火:

病来如山倒 连年劳累引发白血病 

其实就在李松涛发病的1个月前,他就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察觉。有一天夜里,李松涛望着窗外的明月,心生感慨,不禁写下了一篇散文,名为《我与烽火的夜有个约会》。在文中,李松涛写道:“月亮走,我也要走了,我追逐它进入暖暖温柔的梦想。只是壮志未酬岂能息鞍马?”

“如果能有重来,我一定会拼命劝松涛,不要把自己全部扑在村中的工作上,也许那样他就不会得病了”回忆起丈夫发病,妻子陈玲悔恨万分,“那天,他突然不舒服,我以为他只是劳累过度,也没有多想。”一纸诊断,犹如晴天霹雳,疾病让李松涛这个钢铁一般的汉子如山般倒下。医院的专家告诉陈玲,李松涛突发白血病,很可能与过度劳累有关。陈玲猜测,也许就是丈夫在新建的村部中连续加班加点的工作,才会导致了患上重病。

“我们村上次发洪水,大半夜了他还亲自过跑来帮我们干活”,一位村中的老人告诉记者,这么多年以来,李松涛任劳任怨,把村里所有人的困难,都挑在了自己的肩上。“松涛很贴心,就是小事也要自己跑来解决,这在现在的他们这一辈年轻人中,已经很少见了。”

怀揣着将烽火村打造成张家界“华西村”的朴实梦想,李松涛在这七年中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,无时无刻都在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之火。

平凡?不平凡?

妻子:他只是一个傻子,是一个少见的“绝缘体”

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是一场漫长的“攻坚战”,在这场战役中,李松涛也会困惑,也会疲惫,也会感到孤独。“付出太多的时候,就无法自拔了,割舍不下了,默默付出的自己,在这场独角戏里,感动的只有自己。”李松涛在微信朋友圈中,他也曾这样感慨道。“有时候真希望能像电脑一样,累了就格式化一下。”

但是,即使有百般险阻,李松涛的初心却未曾改变过。就在发病前几天,李松涛还奔跑于镇中,向一家家合作企业讨要着修路的欠款;即使在病床之上,他还在和村民电话讨论着,怎么才能卖出养殖的黑猪。

“他只是一个傻子,是一个少见的绝缘体。”为了帮助村民脱贫,李松涛日以继夜的工作,却忽略了对家庭的照料。李松涛的儿子今年17岁,刚刚参与高考;女儿14岁,还在上初二,陈玲独自照顾着两个孩子,操劳着家中的一切。两个孩子懂事聪明,每当看到夜晚回家疲惫的李松涛,也能理解父亲的苦衷。

在陈玲看来,丈夫李松涛在工作上透支身体,却疏忽了最亲近的家人;像“绝缘体”一样,从不考虑个人的得与失,只留下了对村里百姓无私的奉献。“社会上哪里去找这样的人”,陈玲虽然嗔怪着丈夫,语气中却带着释然与理解,“没办法,我是她的妻子,除了支持他走下去,还能怎样呢?”

奔波筹款治疗

数十名村民赴院看望 泪流满面盼书记康复

李松涛因病倒下,家中的经济来源也一下子断了。得病至今,李松涛全家的积蓄都被掏空了,妻子陈玲一面照顾着丈夫与孩子,一面四处奔走借钱。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,李松涛即将上大学的儿和还在上初二的女儿跪在陈玲面前说道:“妈,我们不上学了,出去打工挣钱给爸治病!”在疾病面前,这一家人感到了深深的无力。

2018年2月,李松涛住进了湘雅医院治疗,化疗期间他多次出现了高烧、呕吐、出血、肺部真菌感染等症状,医院甚至多次发出了的病危通知单。

得知书记生了重病,烽火村的村民们集体赶到医院看望李松涛,他们带来的不仅只有帮助李松涛治病的救命钱,更给了李松涛战胜病魔活下去的勇气。李松涛在烽火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,这七年多的无私奉献,村民们全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中。在医院外,几十名村民为了李松涛痛哭流泪,他们深深的祈望,这个为了村子付出了一切的书记,能够赶紧好起来。听着村民们的安慰,病床上的李松涛同样热泪盈眶,在这一刻,他强烈地想要再次站起来,回到他心爱的烽火村,实现他的梦想。

如今,李松涛一家人通过爱心筹大病筹款平台筹得了17万元善款。这17万元,虽然对于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的治疗只是杯水车薪,但是总算是看到了一丝希望。李松涛让妻子陈玲把捐助的名单全都打印了出来,他希望有朝一日病好,能够亲自道一声感谢。

“如果病好了,我还是想回到村子里去,不过我会付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我的妻子,我的孩子们。”病床上的李松涛这样说道。

热门评论

大病筹款平台「爱心筹」,成立于2015年底,致力于为中国大病家庭改善医疗资金的支付能力,上线至今,已稳健运营5年,是中国发展速度较快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公益平台。

扫一扫,立即发起筹款

不会操作?
马上咨询专属筹款顾问

立即咨询

官方热线电话

0532-80921195

在线咨询

快速回复,在线解答
联系我们

村官得病村民痛哭 曾梦想打造张家界的“华西村”

2018.07.31

编者按:对于烽火村的村民来说,带领全村修房建路的党支部书记李松涛是一个负责的好村官;对于上级领导来说,一心扑在村中建设工作的李松涛是一名敬业的好下属;然而对于李松涛的妻子与正在上学读书的两名孩子来说,抛弃事业,毅然回乡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却无暇照顾家庭的李松涛,是否是一名好丈夫,好父亲呢?李松涛的妻子陈玲淡淡地回答记者:他只是一个傻子,是一个少见的“绝缘体”

在张家界的大山深处,坐落着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沅古坪镇,居住着土家、苗、白、侗、汉等多个民族,各种不同的民俗在这里交融。镇中的烽火村更是像群山守护着的精灵,在寂静的夜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;村中流传千年的草狮舞不仅登上了央视的镜头,更在准备着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。

烽火村虽然不大,但周围却连通着四通八达的公路;公路虽然不宽,却被两旁的太阳能路灯照得通亮。其实就在2016年前,这个村庄还只是土路遍布,汽车开进来都十分困难;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内,烽火村能够“摇身一变”,成为了四乡八里人人羡慕的“富裕村”?村中的许多人都提起了一个名字: 李松涛。

他有一个梦想:

带村民脱贫 做张家界的“华西村”

李松涛是土生土长的烽火村人,在26岁那年,他离开了家乡,去到外地做酒店、建材生意。凭借着土家人的勤奋与聪慧,李松涛很快就打拼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。一年后,他还与心爱的妻子陈玲结了婚,小两口一起努力,将生意做得蒸蒸日上。

李松涛的生意越做越好,但他却始终忘不掉家乡的影子。沅古坪镇烽火村因地域偏远,交通不便而导致的贫穷面貌,时刻在李松涛心头萦绕。每当夜幕降临,他都在思考,怎样才能让家乡的夜晚也能变得像城市一般明亮。

2011年,华西村“天下第一村”的名头早已响亮全国,这让李松涛想要回乡的冲动愈发地强烈。“就算做不成华西村,最起码也要让村里人有条路”,就在这年,下定决心的李松涛毅然抛弃了已有小成的事业,回到了家乡。“帮助家乡人民脱贫”,这一个淳朴而又坚定的愿望,支撑着李松涛在接下来的七年时光内,越走越远,越走越深。

抛弃事业毅然回乡:

将“致富路”通向家家户户

回到家乡的李松涛很快就当选了村支部书记、村主任,他很快就进入了状态,凭借做生意多年所带来的经验与视野,李松涛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下手,带领大家修建水塔,建成了六千多米机耕道,五千多米的引水渠,一百二十多立方米的水坝,解决了众多村民的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。

千亩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片、特种养殖鸵鸟基地......在李松涛的带领下,烽火村越建越好;市规划局也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,从住房、就医、就学、生产技术等多方面为烽火村的百姓提供了支持。2016年,在李松涛的坚持下,村子开始修建新公路,短短两年的时间,烽火村便完成道路硬化3条、5公里,新修通组毛路3条、2.8公里,这数条致富的道路通到了每一位贫困村民的家门口。

“做张家界的华西村”,李松涛当年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;可天有不测风云,2017年12月,在村中加班加点工作的李松涛,突然倒下了。妻子陈玲带着李松涛去到长沙求医,可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傻了眼:急性非淋巴白血病。

燃烧生命之火:

病来如山倒 连年劳累引发白血病 

其实就在李松涛发病的1个月前,他就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察觉。有一天夜里,李松涛望着窗外的明月,心生感慨,不禁写下了一篇散文,名为《我与烽火的夜有个约会》。在文中,李松涛写道:“月亮走,我也要走了,我追逐它进入暖暖温柔的梦想。只是壮志未酬岂能息鞍马?”

“如果能有重来,我一定会拼命劝松涛,不要把自己全部扑在村中的工作上,也许那样他就不会得病了”回忆起丈夫发病,妻子陈玲悔恨万分,“那天,他突然不舒服,我以为他只是劳累过度,也没有多想。”一纸诊断,犹如晴天霹雳,疾病让李松涛这个钢铁一般的汉子如山般倒下。医院的专家告诉陈玲,李松涛突发白血病,很可能与过度劳累有关。陈玲猜测,也许就是丈夫在新建的村部中连续加班加点的工作,才会导致了患上重病。

“我们村上次发洪水,大半夜了他还亲自过跑来帮我们干活”,一位村中的老人告诉记者,这么多年以来,李松涛任劳任怨,把村里所有人的困难,都挑在了自己的肩上。“松涛很贴心,就是小事也要自己跑来解决,这在现在的他们这一辈年轻人中,已经很少见了。”

怀揣着将烽火村打造成张家界“华西村”的朴实梦想,李松涛在这七年中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,无时无刻都在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之火。

平凡?不平凡?

妻子:他只是一个傻子,是一个少见的“绝缘体”

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是一场漫长的“攻坚战”,在这场战役中,李松涛也会困惑,也会疲惫,也会感到孤独。“付出太多的时候,就无法自拔了,割舍不下了,默默付出的自己,在这场独角戏里,感动的只有自己。”李松涛在微信朋友圈中,他也曾这样感慨道。“有时候真希望能像电脑一样,累了就格式化一下。”

但是,即使有百般险阻,李松涛的初心却未曾改变过。就在发病前几天,李松涛还奔跑于镇中,向一家家合作企业讨要着修路的欠款;即使在病床之上,他还在和村民电话讨论着,怎么才能卖出养殖的黑猪。

“他只是一个傻子,是一个少见的绝缘体。”为了帮助村民脱贫,李松涛日以继夜的工作,却忽略了对家庭的照料。李松涛的儿子今年17岁,刚刚参与高考;女儿14岁,还在上初二,陈玲独自照顾着两个孩子,操劳着家中的一切。两个孩子懂事聪明,每当看到夜晚回家疲惫的李松涛,也能理解父亲的苦衷。

在陈玲看来,丈夫李松涛在工作上透支身体,却疏忽了最亲近的家人;像“绝缘体”一样,从不考虑个人的得与失,只留下了对村里百姓无私的奉献。“社会上哪里去找这样的人”,陈玲虽然嗔怪着丈夫,语气中却带着释然与理解,“没办法,我是她的妻子,除了支持他走下去,还能怎样呢?”

奔波筹款治疗

数十名村民赴院看望 泪流满面盼书记康复

李松涛因病倒下,家中的经济来源也一下子断了。得病至今,李松涛全家的积蓄都被掏空了,妻子陈玲一面照顾着丈夫与孩子,一面四处奔走借钱。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,李松涛即将上大学的儿和还在上初二的女儿跪在陈玲面前说道:“妈,我们不上学了,出去打工挣钱给爸治病!”在疾病面前,这一家人感到了深深的无力。

2018年2月,李松涛住进了湘雅医院治疗,化疗期间他多次出现了高烧、呕吐、出血、肺部真菌感染等症状,医院甚至多次发出了的病危通知单。

得知书记生了重病,烽火村的村民们集体赶到医院看望李松涛,他们带来的不仅只有帮助李松涛治病的救命钱,更给了李松涛战胜病魔活下去的勇气。李松涛在烽火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,这七年多的无私奉献,村民们全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中。在医院外,几十名村民为了李松涛痛哭流泪,他们深深的祈望,这个为了村子付出了一切的书记,能够赶紧好起来。听着村民们的安慰,病床上的李松涛同样热泪盈眶,在这一刻,他强烈地想要再次站起来,回到他心爱的烽火村,实现他的梦想。

如今,李松涛一家人通过爱心筹大病筹款平台筹得了17万元善款。这17万元,虽然对于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的治疗只是杯水车薪,但是总算是看到了一丝希望。李松涛让妻子陈玲把捐助的名单全都打印了出来,他希望有朝一日病好,能够亲自道一声感谢。

“如果病好了,我还是想回到村子里去,不过我会付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我的妻子,我的孩子们。”病床上的李松涛这样说道。

大病筹款平台「爱心筹」,成立于2015年底,致力于为中国大病家庭改善医疗资金的支付能力,上线至今,已稳健运营5年,是中国发展速度较快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公益平台。

其他用户也关心